单主梁龙门吊的接地保护是保障设备运行安全、防止触电事故的核心环节,其设计需兼顾可靠性、导电性与环境适应性。接地系统由主接地体、辅助接地装置及连接网络构成,通过 “多点锚固 + 动态传导” 机制实现全方位防护。
接地系统设计采用 TN-S 三相五线制,主接地体选用∠50×5mm 热镀锌角钢,垂直埋设深度≥2.5m,与轨道基础间距≥3m。辅助接地体采用 40×4mm 热镀锌扁钢,沿轨道全长敷设,每隔 20m 设置一处接地点,形成闭合接地网。轨道接头处采用 100×8mm 镀锌跨接板焊接,焊缝长度≥80mm,确保轨间电阻≤0.03Ω。
材料与连接工艺要求接地线截面积≥10mm² 铜缆或 40×4mm 扁钢,与接地体采用放热焊接,熔接接头抗拉强度≥60MPa。电气设备外壳通过 M12 螺栓与接地干线连接,接触面去除氧化层并涂抹导电膏,螺栓预紧力控制在 80-100N・m。司机室与主梁间采用双根 6mm² 铜编织线跨接,跨接点间距≥300mm。
安全防护机制包含三重冗余:接地电阻≤4Ω,重复接地电阻≤10Ω,通过 4 极滑触线实现供电线路与金属结构的可靠连接。当检测到漏电电流≥30mA 时,漏电保护器 0.1 秒内切断电源,并联动液压缓冲器(行程 200mm)将制动减速度控制在 4m/s² 以内。轨道端部 2 米范围内设置双重接地极,与防风抗滑装置(如夹轨器)实现电气联锁,强风环境下自动触发接地强化模式。
维护检测体系遵循三级标准:日常检查接地螺栓紧固度(力矩扳手校验)、接地线外观完整性;季度通过四极法测量接地电阻(误差≤±5%),清洁接地点氧化层;年度进行全面探伤,对焊缝、跨接板进行超声波检测,更换老化的防腐涂层。港口等高湿环境需每月喷涂防腐涂料,确保镀锌层厚度≥85μm。
实际应用中,接地系统与电气控制系统动态匹配:PLC 实时监测接地回路状态,当电阻突增超 30% 时触发声光报警(声压级 105dB),并限制设备运行。通过将接地电阻(≤4Ω)、漏电响应时间(<0.3 秒)与轨道基础沉降(≤0.5mm / 月)进行关联控制,可实现 ±10mm 的精准接地保护,满足冶金、港口等重载环境的严苛要求。这种 “材料 - 结构 - 控制” 三位一体的设计,使接地系统在 300kN 轮压下仍能保持≤2mm 的电位差,显著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