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模架的现场拼装场地需满足结构稳定性、施工效率及安全防护要求,需结合工程环境制定系统性方案。以下为核心技术要点:

一、场地基础与硬化标准
承载力要求:场地地基承载力需≥200kPa,软弱土层需换填碎石土(厚度 80-100cm)并分层碾压,或采用 C20 混凝土硬化(厚度 12-15cm)。承台顶支腿作用点需用同标号砂浆抄平,临时支墩基础承载力需≥60t。
平整度控制:场地需平整无障碍物,100m 范围内高差≤100mm,局部坡度≤2% 以利排水。主梁拼装区采用激光水准仪抄平,支点标高偏差≤±2mm。
二、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
尺寸要求:场地长度需≥70m,宽度≥25m,确保主梁、导梁等大型部件吊装作业空间。超宽部件(宽度>4.5m)运输需预留转弯半径≥50m 的通道。
功能分区:
拼装区:主梁、导梁采用 “H 型钢支架 + 塑料薄膜” 防护,底部设可调式千斤顶(行程≥200mm)支撑;
材料堆放区:模板拆解为 1.5m×2m 标准单元,用镀锌钢带紧固成箱,箱内填充废轮胎片减震;
设备停放区:液压泵站、电气柜等精密部件需用木箱封装,内置防潮剂(吸湿率≥30%)。
三、排水与防护系统
排水设计:场地四周设 30cm×40cm 排水沟,坡度 1%-2%,接入沉淀池(容积≥10m³)。雨季采用潜水泵(流量≥50m³/h)及时抽排积水。
安全防护:
围栏警示:拼装区周边设 1.2m 高钢管围栏(立柱间距 2m),悬挂 “禁止靠近” 红底白字标识(尺寸 30cm×40cm);
高空防护:主梁拼装平台满铺脚手板,外侧设 1.5m 高防护栏杆并挂安全网,爬梯采用防滑钢板(摩擦系数≥0.6)。
四、运输与吊装条件
道路要求:进场道路宽度≥6m,承载力≥30t,转弯半径≥20m。超宽部件运输需办理超限许可证,采用凹底平板车(轴距≥12m),时速≤20km/h。
吊装设备:50t 流动吊机站位区需硬化(混凝土厚度≥20cm),吊臂回转半径内无障碍物。主梁吊装采用 “前引后推” 护送模式,钢丝绳破断拉力需≥850kN。
五、特殊环境应对措施
高湿 / 盐雾环境:沿海项目钢材表面喷涂硬膜防锈油(厚度≥50μm),外包 0.3mm 塑料薄膜,运输后锈蚀面积需≤0.5%。
地质不良区域:软土地基采用 400mm 钢管桩(入土深度≥26m),单桩承载力≥82.5t,顶部设 H 型钢分配梁分散荷载。
六、验收与过程管控
预拼装验证:主梁节段对接间隙≤1mm,高强螺栓初拧扭矩为终拧值的 50%,终拧后用 0.3kg 小锤逐颗敲击检查。
过程记录:形成《场地验收报告》,包含地基承载力检测(每 500㎡抽检 3 点)、排水系统通水试验(流量≥10m³/h)及安全设施验收记录。
综上,移动模架拼装场地需以 “基础稳固、分区合理、排水畅通” 为原则,通过精细化管理保障拼装质量与施工安全。